最新公告

部落格目前暫停更新

最新資料請至正德官網正德粉絲團

正德電視台於下列有線系統頻道播出歡迎準時收看!

●有線電視頻道:109(全國各縣市不含花東縣市及離島地區)
●中華電信MOD頻道 203 (自106/11/1起改至704頻道)
●網路直播:http://tv.chengte.org.tw/live.html
★免付費專線:0800-559933

★正德電視台收看頻道查詢:http://tv.chengte.org.tw/news#region

目前分類:◆佛教皈依的真實義 (8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第三種佛性 入世的覺悟觀
何謂覺悟呢?人從出生到死亡整個生命的過程中,有形的肉體會日漸衰老毀壞;山河大地、日月星辰亦是有時盡;我們居住的樓房、車輛等有形物質,從無到有而成空,「成、住、壞、空」的過程,任何事物從無到有的存在再變化毀滅,這是世間萬事萬物的真象,其具有一個共通性,即苦、空、無常。
我們人生在世時時要面對的是苦、空及變化無常。例如夫妻從結婚的甜蜜到相互怨懟、親子關係的爭執,一家人苦惱不斷,等到時間因緣變化,子女各自成家立業,各奔東西,留下兩老相依為伴,因緣又再變化,兩老相繼往生離開人世,如此一代一代輪迴。

文章標籤

正德大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第二種佛性 入世的慈悲觀
何謂慈悲呢?一般人往往對自己的親人或熟悉的人才會顯現其慈悲與關愛,這是自私的愛、是小愛;而佛教所談的慈悲是對任何的眾生都要慈悲,而不是針對特定對象慈悲,不管對熟悉或不熟悉的人,乃至世間有緣無緣的眾生,包括貓狗、螞蟻等生物,都得慈悲對待,皆給予同等的關愛,把個人小愛轉成大愛,即所謂「無緣大慈,同體大悲」
看到別人的痛苦心生不忍而設法解救與協助,不是只侷限愛自己熟悉的人。

文章標籤

正德大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第一種佛性 入世的智慧觀
佛的智慧,以入世觀而言,即所謂智慧就是要找到真我,而不要借用或套用上帝或神的軟體,要來改變你這個硬體生命,是行不通的,佛說每一個人都必須要靠著你自己修德的力量做主,來創造人生,而非屈服宿命。
我們過去遇到任何不幸或災難,都會怪自己的命運乖舛,沒錯!人一生下來就有一個命運的羅盤在支配我們的一生種種,但這是一般的宿命論或認命論,佛教我們不是宿命論,而是改命論、支命論,佛教導眾生,對自己建立自信心,充滿希望,修福修慧來面對光明的未來,而非執著、哀嘆過去種種的不如意,天生的命不好,只要去惡從善,改變自己的惡習,善有善報,終會改造宿命的。

文章標籤

正德大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第三章 三種佛性,智慧、慈悲、覺悟


何謂智慧
我們知道佛是一位大智慧、大慈悲、大覺悟的聖者,佛教是智慧、慈悲、覺悟的教育。
何謂智慧?佛教稱為般若,即了悟萬法非空相、非有相之本體的智慧。即一切法非空非有,非有非空,即「萬法緣起性空」「萬法緣生緣滅」相通相融之道。
般若智慧可照見世間一切苦空無常的真相,不會貪、嗔、癡、迷惘、疑惑,偏見、邪見,亦不會墮入所知障和煩惱障裡,它可看清世間萬事萬物的真相,不會深陷於無涯無益的煩惱當中、而是活在法理當中,會感到生命色彩繽紛光耀。是為佛所說的般若智慧的人生、也是我們人生所追求學習的終極目標。
如人具有良知良能的理性,能判斷是非、黑白、曲直而不害人受苦報,或讓他人造惡業,這入世間智慧的簡義。

文章標籤

正德大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第二章 佛教修行的覺知
佛弟子修行佛法是一個心靈淨化的過程,淨化那些並非原本擁有的五毒念頭貪、嗔、癡、執著、妄想,但卻把我們最深層尊貴的佛性隱藏起來,修行的過程當中也是一種心靈學習課程,蘇格拉底說:「所謂學習不是學任何東西,當我們學習的時候,事實上我們正在回憶,每人都擁有一種在出生之前就存在內心的知識,是一種與生俱來的知識,在生命過程中,錯誤的知識、意見和心理狀態會掩蓋住你原有清淨的本性。」

文章標籤

正德大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西方科學家及心理學家對宗教的銓釋
師父曾一再強調,佛教根本不是宗教,所謂宗,意為信仰,教意為教化,以信仰一位全能的上帝神,來教化人民拳拳服膺其教條之下,全然接受,不得懷疑抗辯,否則下地獄受苦,這種與教育理性可質疑研究的本質背道而馳,因宗教本質涵蓋迷信 理性 感性,其中以迷信佔最大部份,宗教是權威性的教育,非理性邏輯的教育,故名宗教也。
而佛教的教育是准許弟子們提出質疑辯解的,不類似宗教存有不可質疑的教條教理,佛陀明白教示他的教義必須被檢驗,必須被思考、被印證的,不能因為尊敬佛陀而單純的接受教義的真理,必須自己發覺,透過身心靈不斷實踐體悟的過程,邁向心靈上的證悟大道。

文章標籤

正德大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第一章何謂佛教、佛法、佛學

「佛教」則指佛陀的教導
「佛法」是佛陀所覺悟的真理
「佛學」佛教講的一切道理


佛教不是宗教,是智慧、慈悲、覺悟的教育
佛教顧名思義就是慈悲、智慧、覺悟的教育,佛教能啟發我們的良知良能,徹底的破除迷信執著妄想,讓我們更有智慧來觀照世間萬事萬理的真相,分別是非善惡曲直,不至於造業害人害己受苦報,進而發慈悲心去救渡所有受苦受難的眾生,但願所有的眾生都能得到永遠幸福的人生教育。
我們要先了解『佛教』〈Buddhism〉的本質不是宗教〈Religion〉,佛教是集世間所有的學問為一身的教育學派。佛教與宗教的差別在何處?我們要知道任何宗教涵蓋三種屬性:理性〈Reason〉、感性〈Sensibility〉、迷信〈Superstition〉,而唯有佛教沒有迷信。只有理性與感性
佛〈Buddha〉是位大智慧、大慈悲、大覺悟的聖者,因此,佛教顧名思義就是智慧、慈悲、覺悟的教育。
佛教非一般人所想像的那樣消極 正因它看透人世間種種的不平 不幸 惡毒 無情 煩惱 痛苦 罪惡 才以自覺覺人的佛法去幫助人們獲得覺性與解脫 而佛弟子應以一種忘我無我的真誠 去度化世人 服務眾生 脫離痛苦 以挽沉淪

文章標籤

正德大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各位居士大德,阿彌陀佛,少造業多念佛!


佛教在臺灣似乎很興盛,卻呈現有佛教無佛法的衰微現象;然而,在國外沒有佛教的地方,卻讓人感覺處處有佛法。在臺灣眾多皈依佛教徒中,真正瞭解皈依真義者鮮少,多數不明了皈依的意義、戒律及佛教的精神,因此,眾多佛弟子往往皈依之後,對佛教教義仍然盲人瞎象,模糊不清。

由於國內佛教界道場為信眾教授皈依者,多講求方便快速,只圖作個儀式表相,不為初入門學佛者詳細講解基本的佛教精神與教義,以及皈依的真義及三條戒律,也不教導皈依信眾的基本佛教禮節,致使佛教徒多數缺乏學佛的正確認知,皈依後仍存著外道及傳統信仰思想,令佛法無法深耕民間。

文章標籤

正德大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