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種佛性 入世的智慧觀
佛的智慧,以入世觀而言,即所謂智慧就是要找到真我,而不要借用或套用上帝或神的軟體,要來改變你這個硬體生命,是行不通的,佛說每一個人都必須要靠著你自己修德的力量做主,來創造人生,而非屈服宿命。
我們過去遇到任何不幸或災難,都會怪自己的命運乖舛,沒錯!人一生下來就有一個命運的羅盤在支配我們的一生種種,但這是一般的宿命論或認命論,佛教我們不是宿命論,而是改命論、支命論,佛教導眾生,對自己建立自信心,充滿希望,修福修慧來面對光明的未來,而非執著、哀嘆過去種種的不如意,天生的命不好,只要去惡從善,改變自己的惡習,善有善報,終會改造宿命的。

一般人遇到無法解決的事情都要求助於神、佛保佑,乃至求助於上帝,這是不對的。例如:像考生要考試,大家把准考證放在佛桌上,一心祈求佛菩薩能夠保佑你考上理想的學校,如果你是一位「平時不努力,臨時才來抱佛腳」的人,你想佛菩薩會保佑這樣的人嗎?一個人要考上好的學校,要靠自己平常的努力,那有說求神、求佛讓自己的小孩的成績可能好一點。
人人都會求佛菩薩保佑一家大小外出平安,而出外平安須靠自己遵守法規、交通規則,要學習忍辱,勿逞匹夫之勇,與人鬥毆,勿進人風化場所,失掉寶貴的生命,佛祖不會保護一個不守交通規則或不守法律的人,出外平安的。


佛於佛醫經說,人有九種因緣,命未盡,當得橫死:
一、不應飯為飯。二、不量飯者。三、不習飯者。四、不出生者。五、止熟者。六、不持戒者。七、近惡知識者。八、入里不知時不如法行者:九、可避不避者:
如是九因緣。人命未盡為盡。黠人當識。是當避。是已
避得兩福:一者得長壽。二者得聞道好語。亦得久行道。

談到家庭平安
再談到家庭平安,一個家庭社會要平安,父母親最重要,如果父母和睦,整個家庭就一團和氣,夫妻經常吵鬧不休,互不忍讓,家庭如何平安?夫妻為何不和,甚至鬧離婚,大家有否去探討原因,有的是不可原諒的,有的是可以避免,夫妻來自不同的家庭背景、環境、教育,怎麼可能會和呢?兒女是最親的人,是妳自己生的,都沒辦法和睦,何況是夫妻。
夫妻要如何建立一個和諧的家庭,很簡單,就是互相包容忍辱,無他方法,只有一個「忍」字,盡量往好的地方想,多想對方的好處,用感恩的心對待,就可化解夫妻間的糾結,這是治家的良方,別無它藥,夫妻自可圓滿幸福。


例如英國的查理斯王子跟黛安娜王妃,是人人稱羨的一對,起初大家認為他們婚姻美滿,其實是因英國皇室為了面子問題被隱瞞,最後被披露以後,才知道並非我們想像的那麼好。夫妻很少滿意自己的另一半,問卷調查十對夫妻有八對是不滿意的,只有一兩對是幸福的,所以我認為人一定要忍耐,家庭才會平安,不忍耐家庭就無法平安,你求佛、拜神是無意義的。
我們營商要賺錢,品質信用要優良,服務要好,自然生意就興隆,工作要順利,一定要認真工作。常有人營商失敗,紛紛請教師父,師父皆以佛法開示,能依佛法經商者,生意成功的例子不勝枚舉,不須求神問卜,惟靠佛法去改變矣。


在美國有一位出身自礦區的貧窮小孩,成長後成為世界賣車第一名的業務專員,其一年賣車的業績等於各國賣車菁英的十年業績,他談到一位外務員的成功不在於他的外貌及口才,而在於有一顆為顧客服務的熱忱之心,這是他個人的心得。
身體要健康得靠自己平時的保養,生活作息正常,多運動、早睡早起、定時定量、少喝酒抽煙、少吃肉、多吃蔬果,若一個人若不節制飲食的口慾、生活習慣不佳,不知改善,病從口入,日積月累,身體就不健康。健康是要靠自己去保健,而非祈求來的。


佛於佛醫經說,人有十種原因當得病
一者久坐不飯。二者食無貸。三者憂愁。四者疲極。
五者忍大便。 六者忍小便。 七者婬泆。八者瞋恚。
九者制上風。十者制下風。
從是十因緣而生病,故人之健康與否,全由自己做主決定的,非靠求佛菩薩保佑的。
再舉一個例子,一個長壽的人,因一時起了瞋恨心而殺害他人,犯法被判死刑,則本來長壽當下變成短命,這是他自己改變了命運,因為沒有人命中註定會殺人被槍決而夭壽的,這些都是自己造作的結果,所謂因因果果,環環相扣。


今天去殺人,命運跟著改變,相對的,今天你去救一人生命,則命運也會跟著轉變,所以命可由自己去創造,可以造就好命;也可以創造歹命,端視你個人的選擇作為。大家應可清楚瞭解命運是掌控在個人的手中,不是求神求佛而可得來的,是不是呢?


總之,佛菩薩不會去保佑一個不認真工作、不講求信用、不守規矩、不守法、不照顧身體、不忍辱的人,令他們營商賺錢、工作順利、身體健康、事事平安,這是不可能的事,否則就無因果。
所以,人生諸事都得靠自己去創造革新,懺悔改過,求佛菩薩方能感應的,佛說這就是智慧,佛於金剛經云「眾生若以色見我,以音聲求我,是人行邪道,不能見如來。」
我們一個人若於佛菩薩面前求健康、平安、賺錢、長壽,佛祖說這個人不是佛的弟子,一個人不精進向善,要靠僥倖的心理不勞而獲,此人是魔的弟子。
佛教弟子應循「八正道」來改造人生命運,並達到開悟的聖境,方是真正的智慧般若。

何謂「八正道」?
又名八聖道,即八條學佛基本道理。
一、 正見,即應有正確的知見。 二、正思惟,即應有正確的思考。
二、 正語,即應有正當的言語。 四、正業,即應有正當的行為。
五、正命,即應有正當的職業。 六、正精進,即應有正當的努力。
七、正念,即應有正當的念頭。 八、正定,即應有正確的禪定。
勤修此八正道,終可證得「阿羅漢」聖人果位。

學佛三年未能改變人生命運,得到光明自在,則有學佛知見的障礙
一個人學佛三年,若有智慧,人生則一切光明吉祥,圓滿自在,無所障礙,無論任何人事財物方面,都會順利如意。若學佛三年,仍有諸多煩惱障礙者,就表示自己沒智慧,沒智慧就會造業。
若將智慧用於往生一事,則往生西方無障礙。所以,智慧用於生、死兩途,皆可獲得圓滿的結果。智慧可以了生脫死,了生就是所有在世的任何苦惱,都可獲得圓滿解脫;脫死就是脫離這個肉身,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順利無障礙,不會再墮落六道輪迴。


英國的政治家Walpole說過一句話:
This world is a comedy to those that think, a tragedy to those that feel。
「人若以理性思考事情,他的世界將是喜劇;
人若以感性處理事情,他的人生將呈現悲劇。」
美國有位思想哲學家叫愛默生Emerson,他也說過:
Nothing astonishes men so much as common sense and plain dealing。
「沒有比擁有常識及樸實無華的舉止更令人驚奇。」
這種人顯現於外表的,就是莊嚴、安詳、高尚,讓人看了心生歡喜。這就是一個人如果擁有智慧,顯現於外,則會讓人覺得有自信,讓人看了充滿了希望。就如佛陀,無論走到那裡,大家都喜歡看到佛陀,彷彿問題都可以獲得解決;看到觀世音菩薩,就像看到救星一樣。為什麼看到佛陀、觀世音菩薩會心生歡喜,因為佛菩薩都有無量的智慧。
人若有智慧,第六感就會強烈,就能悟出許多道理,就不會苦惱、不會造業,所以,佛家講的智慧,是既聰明又有修養;世間的聰明,不一定有修養。人有智慧就會內外莊嚴,無論到那裡,言行舉止都會讓人覺得很高尚。

國外有句諺語說:
Zeal without knowledge is fire without light。
「缺乏追求知識的熱忱,就如無光之火,暗淡無光。」
以上種種,從個人平安、課業、工作、事業、財富、健康等等,豈是僅仰賴祈求佛菩薩就可一勞永逸的,仍得回歸到個人身上下功夫的。
再者,凡事若求佛菩薩就能獲得,這樣的人生豈無公理善惡,也無道德倫理、無有因果了嗎?這是大家細細思維就可顯而易見的道理,人生的一切還是得靠自己的雙手創造,生命或命運皆是可以自己改變的。
皈依後,大家要有這種正知見,進入佛寺不要再僅知持三支香,祈求佛菩薩保佑平安發財,事事順利等等,這是非理性的行為,無良心的作法。


用求的,這是心外求法,名為外道;不從心地法門去自我修持改造;不從自我內在觀念的轉變,來帶動自己外在行為模式的改變,卻想一味的求外力神通來改變自己,那是不可能的,無異是戴盆望天、痴人說夢。人生要依照佛陀所教導的道理去行,我們人生自然會光明幸福、所求所得如願,一切無礙,這就是智慧。

五種智慧
布施不能無慧,否則助惡。
持戒不能無慧,否則顛倒。
忍辱不能無慧,否則姑息。
精進不能無慧,否則傷身。
禪定不能無慧,否則魔亂。

求慧
求富不如求知,求壽不如求康,
求福不如求安,求安不如求慧。

智慧慈悲覺悟
智慧與覺悟自可化除一切障礙:
慈悲與寬恕自可化除一切無明;
持戒與忍辱自可化除一切苦惱。

理智感情
唯有將理智與感情調適到均衡和諧之地步,方能跳出心靈掙扎的桎梏。

明智者
明智的人,不易受別人的思想所左右而失去理性的判斷。

不樂與痛苦
不樂的原因,是我們高估別人的快樂;
痛苦的原因,是我們低估別人的痛苦

困苦與享樂
困苦憂患的環境能淬勵人之鬥志,令人奮發向上,邁向成功之途;
安逸享樂的環境能迷惑人之心性,令人意志消沉,終墮敗亡之地。

人與禽獸
人之異於禽獸,乃人因具有理智、惻隱心、慈悲心,可發自內心地行善除惡助人。人若非如此則與禽獸無異。

 

常律法師著作

arrow
arrow

    正德大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